初三孩子怎么教育
初三的孩子已经处于初中学习的最后阶段了,但由于这个阶段的孩子需要面临紧张的学业,和即将到来的中考,很容易产生出一些不良的情绪,所以家长一定要好好引导。
初三孩子怎么教育
1、了解初三孩子的心理。因为学习负担重、心理负担大、一点小小的波折就很容易动摇初三孩子的自信心,情绪上普遍比较消极。
没有平时学习的充分积累,初三学生肯定考不好,同样,没有积极、自信、稳定的心理,初三学生在考场上也不能正常发挥。因此,初三家长需要帮助孩子减轻压力,建立自信心。
2、避免不分时间、不分场合地唠叨。初三家长总是想让孩子无时无刻都感受到自己的关心,而这种关心除了生活上的照顾外,就是经常挂在嘴边的询问、叮嘱。
家长们总想知道孩子在学校一天过得好不好、吃得好不好、成绩怎么样……殊不知,孩子在学校里紧张学习了一天,已经非常疲劳和烦躁,再听到家长的唠叨,情绪肯定更不好。
3、尊重理解孩子。随着孩子不断的长大,家庭关系也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,改变以往那种由家长决定一切、孩子只是服从的局面。
家长需要多从孩子角度考虑问题,努力与青春期的孩子建立一种平等、相互尊重的关系,而这种关系的建立需要以相互理解为基础,以沟通为保障。交谈是可以使双方互相沟通的,只有沟通了才能相互理解。
4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。家长要教导孩子自己该如何正确面对挫折和问题。同时家长也要教导孩子关怀他人,快乐的孩子需要感受到自己与别人有某些有意义的连结,了解到他对别人的意义。
要发展这种感觉,可以帮助孩子多与他人接触。专家指出,即使在很小的年龄,都能从帮助他人的过程中,获得快乐,并养成喜欢助人的习惯。
初三孩子的心理特点
1、自我评价能力提高。对于自己以及自己和周围事物关系的一种认识。其中包括自我了解、自我体验、自我评价、自我控制等形式。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,自我意识开始形成。
他们不仅体验到自己和家人、老师以及他人各种关系的存在,而且能进一步体验到自己内心世界和心理活动的存在,进入到一个“自我发现”的新时期。
2、自尊心增强。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尊重,这正是他们认识自我价值的反映,他们表现为渴望得到理解宽容,追求浪漫轻松、自尊、好胜、求知和参与是中学生的典型特征。他们害怕教师指责嘲笑他们的幼稚和冲动,反感教师居高临下的训斥与批评。
教育初三孩子需要注意哪些
拒绝给孩子“贴标签”。不要给孩子随意贴负面“标签”。“这孩子头脑很聪明,但就是不用在学习上”、“这孩子就像没长脑子一样,做什么事也不知道思考”、“这孩子总是很粗心,就凭他这粗心劲儿,他也考不上重点高中”。
少在孩子面前发脾气。家长千万不要试图用“发脾气”来使孩子屈服。对待初中的孩子不要来硬的,这些孩子不会吃你这一套。面对家长的“教训”,孩子会厌烦,当他们厌烦到一定程度,他们甚至会与父母对着干。
家长和孩子的沟通要轻松。家长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,不要总是说一些关于学习的,考试的,不要一直都在强调学习,逼迫孩子写作业,这些都是孩子很反感的。
在孩子学习压力大的时候,尽量使孩子处在一种轻松的状态和氛围中,不要总是问复习的怎么样了?不要总是跟孩子讨论最后的学习结果。当孩子遇到问题时,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与孩子共同商讨,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,征求孩子的意见,把双方的建议统一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