盈亏问题是生活中很常见的问题,我们在生活中分配物品时经常会发生分配不均的情况,如果物品有剩余就叫盈,如果物品不够就叫亏,这是盈亏问题的含义。
而小学奥数中盈亏问题也是孩子认为最难的问题之一,但这个题型是必考的题目。数学家研究说它是一道可以开通学生思维的题。下面给大家总结了一些关于小学奥数盈亏问题公式原理和题型,大家下去好好理解一下。
小学奥数盈亏问题公式原理
盈亏问题基本知识点
1、一定量的对象,按照某种标准分组,产生一种结果;按照另一种标准分配,产生另一种结果。
盈亏问题基本公式
1、一次是“盈”;一次是“亏”:人数或单位数=(盈+亏)÷两次每份数的差。
2、当两次都是“盈”:人数或单位数=(较大“盈”一较小“盈”)÷两次每份数的差。
3、当两次都是“亏”:人数或单位数=(较大“亏”一较小“亏”)÷两次每份数的差。
盈亏问题基本思路
由于盈亏问题的公式只适用于对一个对象研究,所以有下面两种情况:
1、若题目中出现两个对象时,我们首先要转换成一个对象,然后再借助公式去解答。
2、若是一个对象时,我们直接分析盈亏类型,然后再套公式解答即可。
除此之外,我们要关注盈亏问题转化的重难点所在,这个问题的难点在于要把题目中的盈亏条件理清楚,比如“把什么分给什么、多分了什么”等等。重点主要是我们要把隐蔽的盈亏条件转化成自己熟悉、可以理解的形式。
解答这类题型的关键就是理清题干所给出的已知条件。盈亏问题的转化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情况,因为题干所给出的盈亏条件比较隐蔽,在这种情况下,我们把盈亏图在纸上画出来,这样也就可以把隐蔽的盈亏条件转化成我们可以理解的形式。
以“如果有一个老师教2个学生,会剩下10个学生没有老师教;如果一个老师教3个学生,就会有2个老师没有学生可教,那么共有多少个学生?多少个老师?”这道题为例。解这类题型,我们可以分为这几步:
1、看题干,圈出题干中所给的已知条件关键词。
2、找出其中隐蔽的盈亏条件。如:“会剩下10个学生没有老师教”换个意思可以这么理解“会多出10个学生”。把隐蔽的盈亏条件转化成我们熟悉的形式。
3、条件转化完成后,分析目标,将转化好盈亏条件通过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,理清题干中的盈亏条件,即“分了什么东西、总量有多少”。
4、得到答案,完善答题过程。
做题得到的答案不是关键,盈亏问题既是小学三四年级一个常见的知识点,也是生活中常见问题,数学源自于生活。熟练掌握了盈亏问题后,我们还可以运用盈亏问题的解决方法,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。
小学奥数盈亏问题例题整理
例题1:小朋友分苹果每人3个剩14个,每人分4个差12 个,试问有多少小朋友?有多少苹果?
分析:这里只有一个对象苹果,所以我们讨论苹果的盈亏。那很明显。第一种情况剩14.就说明是"盈",第二种情况差12个,就说明是"亏"。所以这道题就是一盈一亏题型,那利用一盈一亏公式得到参加分配的数量,又参加分配的是小朋友,所以这道题的解答就是:
解:小朋友的人数=(盈数+亏数)÷两次分配数的差=(14+12)÷(4-3)=26个,苹果数=26x3+14=92个或26x4-12=92个。
例题2:学校规定8点到校,小强上学每分钟走60米可提前10分钟到校,如果每分钟走50米可提早8分钟到校,小强几时几分离开家?
分析:首先,我们有题目已知列出条件,
每分钟走60米 提早10分钟;
每分钟走50米 提早8分钟;
小强提早了10分钟,我们可以把它想成是他多走了10分钟,也就是多走了60x10=600米;那就是说提早8分钟就是多走了50x8=400米。所以转换过来就是
每分钟走60米 多走600米;
每分钟走50米 多走400米。
所以我们利用双盈公式解答:
解:(盈数-盈数)÷两次分配数的差=(600-400)÷(60-50)=20分钟;也就是小强提前20分钟离开家,就是在7点40分时小强离开家去学校。
小学奥数盈亏问题预留题目
1、有红,白球若干个,若每次拿出一个红球和1个白球,拿到没有红球时,还剩下50个白球;若每次拿走一个红球和3个白球,则拿到没有白球时,红球还剩下50个,那么红球,白球各有多少个?(视频里有详细解答)
2、猴子分桃,如果每只猴子分5个,还剩下32个桃子,如果每只猴子分5个,有5只猴子没有桃子吃,问有多少只猴子?有多少个桃子?
3、钢笔与圆珠笔每支相差1元2角,小明带的钱买5支钢笔差1元5角,买8支圆珠笔多6角,问小明带了多少钱?
4、少先队员去植树,如果每人挖5个树坑。还有3个树坑没人挖;如果其中两人各挖4各树坑,其余每人挖6个树坑,就恰好挖完所有的树坑,请问共有多少名少先队员?共挖了多少棵树?
5、用绳子测井深,把绳子三折,井外余2米,把绳子四折,还差1米不到井口,那么井深多少米?绳子长多少米?(注意3折是几米)